LME停单、美国结盟围堵,难撼中国金属市场地位,人民币破局有招

   发布时间:2025-11-14 18:16 作者:赵静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近日宣布,自11月10日起全面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涉及欧元、日元及人民币等多个品种。官方解释称,这些合约因交易量低迷、维持成本过高而失去继续运营的价值。然而,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决定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美元定价权争夺意图,尤其是在全球金属市场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

数据显示,LME的美元金属期货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民币计价合约在亚洲市场的接受度正显著提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为例,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铜期权日均成交量达48.2万手,较年初增长35%,而LME却以“流动性不足”为由叫停相关交易,这一矛盾引发市场质疑。更耐人寻味的是,LME作为香港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其突然调整规则的决策逻辑令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在全球金属消费中的核心地位——仅铁矿石和铜精矿的进口量就分别占全球需求的30%和50%以上。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市场的应对策略迅速而灵活。LME停单消息公布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次日即扩大铜铝期权交易规模,成功承接了部分流失的流动性。2025年,SHFE金属期货成交额突破数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基础金属期货市场的60%,铜期权日均成交量更是翻倍增长。企业层面,越来越多进口商选择人民币结算以规避美元印钞引发的通胀风险,这种趋势在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领域尤为明显。迪拜等离岸市场也顺势崛起,与境内平台形成互补,进一步削弱了LME暂停非美元交易的实际影响。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