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海运”七载硕果:航线通达全球,绿色体系领航,共促国际经贸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09 15:31 作者:金台资讯

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与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同步启幕。作为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通过七年的发展,已形成覆盖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50座港口的航线网络,成为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载体。

福建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陈志平在论坛上透露,截至目前,“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突破2万艘次,完成吞吐量超2400万标箱,散杂货航线货物吞吐量达2700万吨,贸易额约260亿元人民币。联盟成员已扩展至367家,涵盖港口、航运、物流、金融等七大领域,构建起“生态共荣”的产业格局。这一平台还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成为国际物流服务领域的标杆项目。

在数字化升级方面,“丝路海运”推出支线订舱系统,累计处理舱单超10万票,操作箱量达48万标箱。气象导航服务使航线平均优化率提升30%,实现安全、高效、低碳的运输目标。通过组建志愿气象观测船队,港口船舶通行效率提高近15%,为国际贸易提供智能化服务保障。

面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丝路海运”在本届论坛上首次发布绿色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建立港航服务认证标准,既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又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上海海事大学专家指出,这一举措将促进环保船舶应用和港口减污降碳设施建设,加速航运业绿色转型。

论坛期间,15条新增命名航线正式发布,使“丝路海运”航线总数增至148条。这些航线通过厦门港、福州港等枢纽,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高效衔接,构建起江西等内陆地区通达海外的物流通道。其中,跨境电商快线实现福建货物2天直达东南亚,“天天班”累计开行超2000列,持续拓展国际物流版图。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强调,国际港航业高质量发展需兼顾技术创新与行业合作。通过“丝路海运”平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港口运营、航运服务、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生态圈。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评价称,该平台在合作机制、标准协同、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全球港航贸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两大国际盛会的同期举办,进一步凸显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全球投资者合作平台,与“丝路海运”论坛形成协同效应,为深化国际对话、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供重要机遇。这一组合模式,正成为展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实践。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