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风波,众多国家深受其害,但最终美国却唯独与中国达成和解,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比例高得惊人,印度被征收高达50%的关税,越南等国也超过30%,就连其盟友日本和欧洲,也面临15%左右的关税,加拿大更是承受着更高的关税压力。而中国在经过马来西亚的谈判后,关税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这一鲜明对比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原因。
有观点认为,美国是典型的“吃硬不吃软”,中国因强硬对抗使其占不到便宜而迫使美国妥协,其他国家因妥协而遭受更狠打击。然而,美国战略专家指出,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中国能够与美国强硬对峙,根源在于强大的综合国力,若没有这一坚实后盾,单纯的强硬毫无意义。在绝对国力面前,美国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难以得逞。
美国战略专家分析,美国唯独对中国妥协,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强大到美国难以撼动的程度。印度、日本、越南乃至欧洲,都缺乏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这些国家在经济、产业和军事上与美国差距巨大,对美国存在单方面的高度依赖。它们大部分产品依赖美国市场,却缺乏牵制美国的手段,即便选择强硬对抗,最终也只会遭受更严厉的打击。
以加拿大为例,其经济高度依赖美国,虽一直强调强硬对待美国,但因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只能被动承受打击。印度虽以世界大国自居,但产业落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低端且易被替代,美国对其产品依赖度低,印度除了口头强硬,无法采取实际行动。日本和欧洲同样因美国驻军等因素,在军事上受制于美国,不敢轻易反抗。
中国则截然不同。近十多年来,中国为应对美国做了充分准备,积攒了强大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层面,自2016年起加速“一带一路”开发,经过近十年努力,经济和贸易对“一带一路”体系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占比不断缩小。这使得美国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中国加速内循环建设,国内消费成为经济主要驱动力。14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对美国形成巨大威慑,若美国强硬,将面临失去这一市场的风险,这也是中国坚决强硬的底气所在。
在产业层面,中国实现了产业升级,美国反而对中国产生依赖。若中国出口产品与越南类似,以服装、鞋子、袜子等低端产品为主,将缺乏反抗能力。但如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多为高精尖产品,美国在国际上难以找到替代品,美国的关税讹诈最终反而打击了自身。中国在稀土、新能源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严重依赖中国相关产品,继续打击将对美国现有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
在军事层面,中国军事力量不输美国,甚至在核心军事科技领域实现超越。日本、欧洲因美国驻军不敢反抗,其他小国因美国庞大海空军实力不敢强硬,否则将面临美国教训。而中国拥有3个航母战斗群,加上强大的海空军实力,美国即便想挑衅也心有余悸。中国在无人机、造船业、六代机、七代机以及激光武器、电磁武器、集束武器、量子武器等军事黑科技领域,甚至“南天门计划”等方面都领先于美国。
中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支撑,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占据主动。美国深知,采取任何针对中国的行为都注定失败,因此只能选择妥协。这一系列事实表明,综合国力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