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精准押注亏损股天际股份:借六氟磷酸锂周期,博弈困境反转机遇

   发布时间:2025-11-15 03:08 作者:赵磊

A股市场近期出现一桩引人注目的投资案例:一家连续两年亏损的化工企业,在2025年第三季度突然获得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三大国际投行集体增持,短短四个月内股价飙升313%。这家名为天际股份的公司,凭借锂电池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产能优势,成为外资押注"困境反转"的典型标的。

根据最新披露的股东名册,摩根大通以531.13万股的持仓量跻身第五大股东,高盛持有475.28万股位列第七,巴克莱银行则以334.04万股成为第十大股东。这种国际资本集中布局亏损企业的现象,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更值得关注的是,外资建仓时机与产品价格走势高度吻合——自7月以来,六氟磷酸锂市场价从4.93万元/吨暴涨至12万元/吨,部分报价甚至突破15万元/吨,推动天际股份股价同步上扬。

支撑这场资本狂欢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供需错配。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90.7%,带动电解液需求激增。作为电解液关键成分,六氟磷酸锂行业经历长期价格战后,中小产能加速出清,目前全球70%有效产能集中在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三家头部企业。其中天际股份具备3.7万吨年产能,子公司泰瑞联腾新增的1.5万吨产能已于2024年投产,另有1.5万吨产能计划在2026年释放,总产能将突破5.2万吨。

尽管坐拥行业第三的产能规模,天际股份却因执行前期低价长协合同陷入亏损泥潭。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净亏损达13.6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01亿元。但外资机构测算显示,当前市场价下其生产成本仅为5-6万元/吨,待低价订单执行完毕后,每吨利润空间将超过6万元。这种"价格弹性"正是吸引国际资本的关键因素——若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企业有望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早期入局的战略投资者已收获丰厚回报。2023年,瑞泰新材以每股9.32元参与定增,认购3004.3万股。随着股价飙升至36元上方,这部分股权市值已突破10亿元,两年投资回报率接近300%。但市场并非单边上行,控股股东汕头天际及关联方星嘉国际的持续减持引发关注——其持股比例从15.87%降至14.96%,且未解押股权质押比例高达83.95%,存在强制平仓风险。

产业链传导效应正在显现。天赐材料、新宙邦等电解液厂商已开始上调产品价格,并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锁单量合计达159.5万吨。对于价格走势,多氟多判断供应紧平衡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天际股份管理层则认为涨价趋势将延续至年末,2026年一季度可能出现"淡季不淡"行情。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2021年行业曾经历暴涨后陷入长达三年的低迷期,当前扩产潮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这场由外资主导的"困境反转"投资,本质是对新能源产业链周期节奏的精准把握。当国际资本用真金白银押注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弹性时,普通投资者更需要清醒认识到:高收益背后,是业绩波动、股东减持、行业周期三重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在资本市场的牌桌上,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不断进化的博弈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