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生效后,国际能源市场迅速出现连锁反应。作为俄罗斯原油的重要买家,土耳其炼油行业率先调整采购策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转变不仅涉及土耳其能源供应链的重构,更折射出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在制裁压力下的深刻调整。
触发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10月22日宣布的制裁措施。美国以俄罗斯未切实履行推动俄乌和平进程承诺为由,将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其多家子公司列入制裁清单。制裁范围覆盖油气勘探、生产、运输等全产业链环节,导致任何与这些企业合作的企业都面临被排除出西方市场的风险。对于依赖欧美市场的土耳其炼油企业而言,这构成了难以承受的合规压力。
位于土耳其西部的爱琴海炼油厂(STAR)成为首个做出重大调整的企业。该厂由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控股,此前长期依赖俄罗斯原油供应。根据能源数据机构Kpler的统计,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该厂处理的原油全部来自俄罗斯,日均加工量达21万桶。然而在新制裁生效后,STAR炼油厂紧急从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采购了四批原油,预计12月到货后日均产量将维持在7.7万至12.9万桶之间,俄罗斯原油采购量出现断崖式下跌。
另一家行业巨头图普拉斯公司则采取更为精细的调整策略。该公司拥有两座大型炼油厂,计划让其中一座完全停止采购俄罗斯原油,以确保向欧洲出口燃料时符合制裁规定;另一座则继续加工俄罗斯原油,试图在合规成本与运营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据行业消息人士透露,图普拉斯正在大量采购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品质相近的伊拉克原油,以维持成品油质量稳定。
土耳其炼油行业的调整并非孤立事件。作为俄罗斯原油的重要中转枢纽,土耳其此前既满足国内需求,又将部分加工后的成品油出口至欧洲市场。但随着欧盟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升级,特别是针对第三方国家加工俄罗斯原油再出口的严格限制,土耳其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供应链。根据欧盟第12轮对俄制裁规定,任何加工俄罗斯原油并销售至欧盟市场的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规避制裁"条款,违规者将面临市场禁入和资产冻结等严厉处罚。
俄罗斯方面正在积极应对这一局面。卢克石油公司10月30日宣布,将接受贡沃尔集团提议出售其海外核心资产"卢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试图通过剥离海外业务减轻制裁压力。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土耳其此前采购的俄罗斯原油规模庞大,单靠出售海外资产难以完全弥补市场缺口。俄罗斯原油出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能源市场已感受到土耳其调整带来的涟漪效应。市场数据显示,土耳其炼油厂转向采购中东和里海原油的举动,已引发国际油价小幅波动。更值得关注的是,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也开始降低俄罗斯原油进口比例,转而采购伊拉克和尼日利亚原油。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扩散,俄罗斯原油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当前,俄罗斯原油进口比例在保加利亚已从高位降至25%,显示出制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土耳其的能源采购调整策略,实际上为观察西方对俄制裁效果提供了重要窗口。该国既要维持对欧洲市场的准入资格,避免违反制裁规定;又要控制炼油成本,防止经济负担过重。这种在合规要求与运营效益之间的精细平衡,将直接影响制裁的实际效果。国际能源市场正密切关注土耳其的后续调整,以及俄罗斯能否找到新的市场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