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国家新闻办公室的一场重要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能源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指出,我国已构建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的比例高达2:5,这一成就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民众的充电需求。
王宏志局长强调,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他预计,“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能源指标将顺利达成。
数据显示,在“十四五”的前四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量是“十三五”期间的1.5倍。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一年的用电量。2024年,全国发电量已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能源生产总量相当于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比例超过五分之一,彰显了我国能源生产的强大实力。
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能源通道更加畅通,同时海外互联的能源通道也日益增多。这不仅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还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东部地区约40%的能源需求得到了满足。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迅速提升至近60%,风电和光伏每年的新增装机规模屡创新高。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已达到三分之一,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升。预计我国将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设定的20%目标。
在新能源技术装备领域,我国同样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的40%以上,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的能源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如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的硬核实力。
能源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型能源系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也在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融合不断加速,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在能源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煤电、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工商业用户实现市场全覆盖。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长,民营企业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光伏设备制造和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