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持续稳定增长与市场活力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全球目光。德国莱茵药业产品经理马库斯·鲍尔在中国发布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表示:“中国经济充满可能性,市场机遇正在不断增多。”就在鲍尔发表看法的前一天,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一盛事也成为了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中国经济最新成绩单中,“稳”与“进”成为了两大关键词。一方面,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生产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等指标均保持平稳态势。另一方面,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在稳定中持续进步。
尤为中国外贸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中依然表现出色。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5%,其中7月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呈现回升态势。在美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对外开放,如近期批准了183家巴西咖啡出口商对华销售许可,这一举措受到了路透社等媒体的积极评价。
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既得益于良好的基本面,也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例如,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中国还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了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消费端也呈现出新的亮点。1-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正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从主题公园预订火爆到“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兴起,再到假日经济和演唱会经济的热潮,都充分展示了服务消费的巨大活力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
在生产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动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人工智能(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目前,中国AI专利数量已占全球总量的60%,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公司将借助中国AI发展大潮推动清洁行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并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六大全球首发新品。
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上调至4.8%。近期,美国商界代表团访华,也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信号。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也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超配或“看多”观点。
中国还在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如服务业的开放就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关注。英国渣打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开放,渣打银行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和运营。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为全球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在创新驱动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中国也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