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巴奴国际),一家以“产品主义”为核心理念、专注于健康饮食与高品质火锅的企业,近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对其境外发行上市计划的详细补充说明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股权架构、数据安全、分红政策等九大关键领域。
巴奴国际的故事始于2001年,由杜中兵在河南安阳创立。公司旗下的巴奴毛肚火锅,凭借其独特的“毛肚+菌汤”招牌产品,在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占据了显著地位。截至2024年,巴奴品牌已占据了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的3.1%。到2025年6月9日,巴奴国际直营门店数量增至145家,覆盖全国39个城市,相较于2021年末的83家门店,实现了74.7%的增长。公司拥有5个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财务数据显示,巴奴国际近年来业绩稳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和23.07亿元,而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已达7.09亿元。利润方面,公司在2022年净亏损520万元后,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0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1.2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则为0.55亿元。
然而,巴奴国际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证监会对其股权架构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关于实控人认定与控制权合理性的问题。招股书显示,杜中兵与韩艳丽夫妇通过一系列控股公司合计控制巴奴国际约83.38%的投票权。证监会要求巴奴国际解释未将韩艳丽列为共同实际控制人的原因及合理性。
证监会还对巴奴国际在上市前实施的高额分红表示关注。2025年1月,即递交上市申请前5个月,公司向股东宣派了7000万元股息,其中杜中兵夫妇分得超5800万元。鉴于公司当时2024年的净利润仅为1.23亿元,分红金额占比高达56.9%,且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证监会要求巴奴国际说明分红的合理性及上市融资的必要性。
在合规风险方面,招股书显示巴奴国际存在未能为部分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尽管公司给出了员工流动性高、个人意愿及偏好农村社保计划等解释,但证监会仍要求公司说明非全职人员的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以及劳动用工的合法合规性。
同时,证监会还对巴奴国际的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严格要求。公司要求说明其开发、运营的各类数字平台(如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等)的用户信息收集、存储及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并要求公司提出上市前后的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措施。
面对证监会的严格审查,巴奴国际需展现出更透明的股权结构、更稳健的财务状况、更合规的员工福利保障以及更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才能赢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双重信任,成功将其“产品主义”的理念从餐桌推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