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光刻机设限,亚洲大国凭稀土技术反击,产业硬实力碰撞谁占先?

   发布时间:2025-10-12 18:15 作者:郑佳

近期,国际产业竞争领域暗流涌动,一场围绕关键技术的交锋悄然展开。美国方面宣布,所有搭载其技术的光刻机设备不得向某亚洲大国出售;作为回应,该亚洲大国随即宣布,含有自身技术与材料的稀土产品将禁止向美国出口。这场博弈,实质上是双方在核心产业领域的直接较量。

美国之所以敢以光刻机作为“筹码”,背后是荷兰ASML公司在极紫外光刻(EUV)技术上的垄断地位。2024年,ASML进一步收紧深紫外光刻(DUV)设备的出口管制,意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该亚洲大国先进芯片产业的发展。然而,美国或许忽略了一个关键点:ASML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中,稀土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蔡司镜头需要添加镧系元素以提升透光性;光源系统依赖钇靶材反射极紫外光;磁悬浮工作台的钕铁硼永磁体更是实现纳米级定位的核心部件,单台EUV光刻机便需消耗十余公斤稀土磁体。

该亚洲大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源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上世纪70年代,该国只能以低纯度稀土产品低价出口,直至徐光宪院士研发出回流串级萃取工艺,将纯度提升至99.99%,才真正掌握技术主动权。如今,全球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加工、93%的磁体制造均集中在此。就连下一代极紫外光刻(BEUV)技术所需的钆、铽等稀有元素,也只有该国能实现规模化供应。反观美国,即便在怀俄明州开采出稀土精矿,加工环节仍高度依赖该亚洲大国。

在此背景下,如何守住稀土技术防线,已成为维护产业安全的核心任务。稀土不仅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更是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这场交锋再次证明,在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的本质是技术自主权的争夺,而稀土正是这场争夺中的关键一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