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歌《跳楼机》爆红引争议,音乐审美真有高低之分吗?

   发布时间:2025-05-12 16:29 作者:钛媒体APP

近期,华语乐坛掀起了一场关于热门歌曲的激烈讨论,焦点集中在LIBI利比的《跳楼机》与Cloud9的《新封建说唱2025》(《中国新说唱2025》Diss曲)上。这两首歌曲在互联网与卫视综艺的热度推动下,迅速走红,却也引发了大量争议,不少人直呼:“这都能火?华语乐坛何去何从?”

不可否认,《跳楼机》与Cloud9的Diss曲在市场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跳楼机》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双平台上的收藏量已突破千万,不仅在QQ音乐热歌榜上蝉联多期,还在东南亚及港台地区广受欢迎。这首歌在热门音综《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和《乘风2025》中成为热门抢手货,经过重新编曲后更是赢得了网友的一片好评,据传发行不到半年便收益颇丰。

同样,Cloud9凭借这首针对《中国新说唱2025》的Diss曲,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一跃成为圈内焦点,甚至获得了胡彦斌的认可,顺利晋级新音综《让我来唱》。然而,尽管这两首歌曲风格迥异,却都遭遇了类似的批评,被认为拉低了大众审美,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对于《跳楼机》,批评主要集中在歌词的非主流、土味以及被指模仿周杰伦等歌手的风格上。而Cloud9的Diss曲也被乐评人批评为缺乏新意、质量不高。然而,这些非议并未阻止这两首歌曲的大范围传播,再次证明了在算法时代,情绪共鸣是爆款歌曲的关键。

在短视频快节奏的消费习惯主导下,华语乐坛越来越倾向于推出情绪驱动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以短平快、直白的情绪刺激为特点,忽略了词曲逻辑的严谨性和音乐叙事的完整性。然而,正是这种戳中大众情绪的作品,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实现了名利双收。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在市场行为的博弈下,音乐审美还有俗与不俗的高低之分吗?或许,民选热歌的背后,除了大众审美的多样性外,更重要的是音乐作为情绪反馈的价值。无论是网络神曲还是高雅音乐,只要能引起共鸣、满足娱乐需求,就有流行的潜力。

因此,不少音乐人也不得不放弃雅俗不共赏的原则,转而迎合大众的听歌偏好。在《天赐的声音第七季》中,王源、刘宇宁等歌手都曾表示想演唱《跳楼机》,但最终因演唱难度而落空。然而,张靓颖与王以太的“去贱版”《跳楼机》却大受欢迎,再次证明了大众对于情绪共鸣的追求。

在倍速的碎片化时代,能够让大众耐心听完并记住的歌曲已经算是成功的“商品”。尽管有人担忧这样的音乐缺乏灵魂、难以流传,但大多数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毕竟,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抓住大众的注意力就已经足够难得。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