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的热门IP Labubu 近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从最初的中国市场,到东南亚,再到现在的欧美,Labubu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和意大利米兰等城市的泡泡玛特旗舰店前,凌晨时分就已排起了长队,数百人彻夜等待,只为抢购这款最热门的潮流玩具。同时,泡泡玛特官方App 也凭借Labubu的热度,在美国App Store购物榜上登顶,总榜排名也进入前五。
Labubu 在海外多国引发的排队抢购热潮,显示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一热潮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去年 BLACKPINK 成员 Lisa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拆箱视频和与 Labubu 玩偶的合照。此后,蕾哈娜、Dua Lipa、Emma Roberts 等欧美明星也被拍到携带 Labubu 挂件,明星效应迅速点燃了大众的好奇心和追捧欲,大量 KOL 也加入其中,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相关内容层出不穷,甚至引起了BBC的关注。
Labubu 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明星营销的经典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明星的引领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从明星到内容,再到消费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力量。然而,明星营销并非总是如此顺利,许多品牌也面临着选择明星的困难和合作效果的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明星营销的价值仍然不容忽视。在碎片化的时代,明星作为稀缺的注意力节点,具有巨大的流量和高话题热度,是品牌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影响力的捷径。对于新品牌来说,明星营销可以快速冷启动,借助明星的背书和粉丝影响力,迅速进入消费者视野。而对于大品牌来说,明星营销则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
在社交媒体时代,明星营销的效果被进一步放大。明星发布的内容,经过粉丝的转发、互动和二创,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例如,阿迪达斯的SAMBA系列德训鞋,就因Jennie的同款穿搭而走红,销量大幅增长。
在明星营销中,品牌可以做得更多。除了选择合适的明星外,还可以通过与明星的共创内容、邀请明星担任体验官等方式,深化与明星的合作,将明星的个人特质融入品牌之中。例如,特步与王鹤棣的合作,就通过打造“特别棣带”标签,将王鹤棣的青春、潮流、街头气息与品牌理念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代言人气质的产品。
品牌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特点,主动玩梗、回应粉丝诉求,拉近与明星和消费者的距离。例如,绝味鸭脖在范丞丞被调侃后,顺势邀请其担任代言人,并在官宣时与粉丝互动玩梗,赢得了大量关注和好评。
在明星营销中,品牌还需要注意与明星的匹配度和配合工作的质量。只有选择合适的明星,并与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将明星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品牌还需要在官宣后围绕明星的热门话题和作品做好内容储备,恰当植入品牌内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曝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