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重拳出击,严管证券从业者投资行为,配偶利害关系人同受监控

   发布时间:2025-04-29 21:06 作者:钛媒体APP

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中证协)正就一项新的管理指引——《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广泛征求业内意见。此举旨在加强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管理,有效遏制违规交易、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该《指引》不仅强调了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还明确要求证券公司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致力于净化行业环境,营造严格管理的氛围。具体而言,《指引》详细列出了从业人员可能涉及的违规操作,如买卖股票、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市场操纵等,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为了提升透明度,确保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受到有效监督,《指引》特别规定,若从业人员需开立股票账户,应鼓励其在本公司或关联券商进行交易或托管。对于未遵循此规定的从业人员,需申报其股票账户并每月提交交易记录。这一规定旨在通过加强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透明度。

该《指引》内容全面,共五章四十三条,涵盖了投资行为管理制度、投资申报及后续管理、自律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设定了基本要求,明确了人员管理范围和投资品种,并要求从业人员加强个人投资行为管理,申报本人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的基本信息及投资信息。同时,券商也被赋予了重要的管理责任,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遵循合法合规原则,防范利益冲突,并强化关键岗位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还特别强调了券商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监测,包括对其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脑MAC地址、公司网络IP地址等关键信息的监测,以防范从业人员利用他人账户违规从事证券投资等行为。还对股票账户管理和投资信息申报豁免作出了明确规定,以减轻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监测准确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指引》的实施将对证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强化投资行为申报与审查机制,可有效降低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减少道德风险事件。同时,要求券商建立健全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将推动机构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阻断违规利益输送链条。

从市场信号层面看,该《指引》的发布也传递出监管层推动证券行业文化重塑的强烈信号。通过要求从业人员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职业道德建设与投资行为管理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一举措不仅符合《证券法》关于从业人员持股管理的立法要求,也与新“国九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该《指引》还体现了中国证券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彰显了监管水平的提升。然而,制度的落地效果仍需关注两大关键点:一是券商如何平衡投资行为管理与员工隐私保护的关系,避免过度干预从业人员的合法财产权利;二是如何运用数字化工具实现投资申报、监测、预警的智能化,以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该《指引》的逐步实施,证券行业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更加透明的环境。这不仅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还将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