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巨头频破市值天花板,是泡沫预警还是价值重估?

   发布时间:2025-08-01 09:05 作者:郭施亮的博客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迎来了一项新的里程碑:微软紧随英伟达之后,成为第二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全球市值排名来看,英伟达、微软和苹果三家巨头稳坐前三甲,其市值均已超过20万亿人民币大关。

科技股依旧在全球市值前十的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紧随苹果之后的是亚马逊、谷歌和meta。值得注意的是,在meta发布最新财报时,其市值一度逼近2万亿美元。

在7月30日的美股盘后交易中,微软和meta相继公布了令人瞩目的财报数据。微软的财报尤为亮眼,其营收和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均远超市场预期。具体来看,微软的Q4营收增速达到了18.10%,每股收益增速更是高达23.73%。其中,智能云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6%,远超预估水平。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微软的股价大涨超过8%,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meta的财报同样表现出色。尽管市场预期其营收和每股收益的增幅分别为14.75%和14.38%,但实际数据却高达21.61%和38.37%。meta的广告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盘后股价大涨超过12%,市场反应积极。

这两家科技巨头的财报数据不仅提振了自身的股价,也带动了纳斯达克指数创历史新高。目前,美股三大指数的估值均已超过30倍,纳斯达克的估值更是接近40倍。

与A股和港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的估值明显偏高,几乎是A股和港股市场估值的一倍。面对如此高的估值,市场开始质疑美股是否存在泡沫。然而,回顾历史,虽然美股市场曾在20多年前经历过科网股泡沫破裂,但如今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如今,美股市场对科技七巨头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市场指数的表现与这七家公司的表现紧密相关。只要这七家公司保持强势上涨,美股市场就能维持强势格局。然而,一旦这七家公司的股价出现拐点,美股市场指数或将面临深度调整的风险。

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但它们依然能够屡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在21世纪以来所经历的三次深刻科技变革。以苹果、特斯拉和英伟达为例,它们分别抓住了智能手机、电动车和AI时代的机遇,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导者。

这些科技巨头一直受到资金的追捧,这与它们所经历的科技变革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尽管它们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大多数公司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这正是市场愿意为它们提供高估值溢价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市值排名中,英伟达、微软、苹果和亚马逊四家公司的市值总和已经接近整个A股市场的市值规模。这些科技巨头在享受科技变革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要避免重演2000年前后的科网股泡沫破裂风险,关键在于这些科技巨头的业绩能否持续增长。一旦它们的业绩增速无法支撑高企的估值水平,且故事不再吸引人时,估值泡沫或将破裂。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